?
聚乳酸纖維由乳酸或其丙交酯縮聚紡絲而成,具有無毒性和生物降解性因而在生物醫學領域的使用尤其引人矚目。
增強聚乳酸功能性的辦法
為了充分利用 PLA 纖維優良的性能,需要在 PLA 纖維中增加功能性,如抗菌性、耐熱性等。
目前國內外針對 PLA 纖維增加功能性方面有許多辦法 ,分為物理改性、化學改性等辦法。
物理改性主要是母粒法,基于此,這兒供給了一種新的制備辦法!
共混抗菌聚乳酸纖維
1、試樣制備
將純PLA切片放在80℃真空枯燥箱中枯燥4 h,然后與載銀磷酸鋯粉末均勻混合,勻速放入在氮氣保護下的雙螺桿擠出機中,PLA 切片與載銀磷酸鋯粉末質量分數分別為80% 和20%。共混物經過擠出機水平安裝的出口模構成條狀熔融物,經水浴冷卻,經過一個枯燥段,用強制通風吹除水分,然后將條料送至造粒機,制成PLA/載銀磷酸鋯母粒。共混造粒制備工藝參數如表1 所示。
2、共混聚乳酸纖維
將枯燥后的純PLA 切片和高濃度PLA/載銀磷酸鋯母粒,按照表2 進行配比,獲得共混切片PLA1,PLA2,PLA3,PLA4,再放入80℃真空枯燥箱中枯燥4 h,使共混切片含水量降低至0.005%,然后進行熔融紡絲。熔體紡絲加工參數如下:噴絲板孔數48;噴絲板孔徑0.25 mm ;泵供量33.6 cm3/min ;紡絲速度1 000 r/min ;冷卻條件為側吹風,25℃冷卻。在相同紡絲工藝條件下熔紡制備初生純PLA,PLA1,PLA2,PLA3,PLA4 纖維。
抗菌機理:
1,溶出的銀系離子與蛋白質和其他細胞臨界區中的半胱氨酸作用,引起細菌失活;
2,引起鉀離子(K+)從細胞膜中泄露,然后損壞了細菌的傳輸和呼吸系統;
3,打亂細胞的正常增加;
4,進入細胞內部與與帶負電荷的脫氧核糖核酸作用引起核酸損壞口。
除此之外,磷酸鋯也為聚乳酸增強增韌阻燃等功能性方面的設計供給了新的可行性。
(文章部分圖片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上一條: 織物透氣性測量儀
下一條: 短切纖維在電磁屏蔽領域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