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無紡布技術是利用造紙設備和工藝生產無紡布制品或紙復合材料的新技術。在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它已被廣泛應用,形成大規模工業化的優勢。該技術突破了傳統的紡織原理,避免了梳理、紡紗、針織等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的復雜工序,合理利用了造紙濕網技術,使纖維在生產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造紙機上一次成型一次,形成產品。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該技術不存在纖維原料的重復加工。纖維產品直接由短纖維制成,可以降低能耗,節省人力物力,降低制造成本。
與其他纖維產品的制造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有利于小規模造紙的轉化和環境污染的控制。
濕法無紡布技術可以充分利用現有造紙設備,無需重大技術改造即可轉化為生產無紡布產品。該工藝從投料到入庫全過程不產生粉塵和有害氣體,不排放廢液。控制環境污染,開發新產品是小型造紙的一項實用技術。
2。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
濕的無紡布用水少。水只能作為纖維的運輸介質在系統中循環使用。不向外排放,不會對水資源造成破壞和浪費。小型造紙生產工藝簡單,無水回收設施。生產用水直接排放。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緩解小造紙水資源的過度開發,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
第三,原材料來源廣泛。
濕法無紡布由于其織網技術特點,對原材料有較強的適應性。可根據產品最終使用要求進行合理設計,廣泛選用纖維原料。除植物纖維外,聚酯、聚丙烯、維綸、粘膠和玻璃纖維也可用作原料。這些原料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按比例混合使用,對產品有特殊的作用。國內有許多原材料制造商,它們的來源廣泛。
第四,產品種類多,應用領域廣。
濕法無紡布是一種新型的纖維產品,由于其結構特點不同于機織物和針織物。它們基本上由纖維網絡(非紗線網絡)組成。只要選擇不同的纖維原料、不同的加工方法和不同的精加工工藝,就可以生產出各種性能和用途廣泛的無紡布產品。它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醫療衛生保健:手術服、帽子、口罩;病人用床單、枕套;繃帶、膏藥等。
2。家居裝飾及服裝:服裝襯里、防塵服、勞動防護服、防塵口罩、人造革、鞋內底革、吸塵器濾袋、購物袋、沙發袋等。
三。工業用布:揚聲器用隔音氈、電池隔膜紙、玻璃鋼增強底布、過濾材料、電氣絕緣布、電纜布、膠帶布等。
4。土木工程與施工:土工布、隔音材料、隔熱材料、防水材料、氈底布。
5。汽車工業:化油器濾芯、空氣濾芯、保溫氈、防震氈、造型材料、室內裝飾復合材料。
6。農藝:生根布、秧苗布、防蟲布、抗凍布、土壤保溫布。
7。包裝材料:復合水泥袋、顆粒袋、包裝材料等包裝基材。
8。其他:地圖布、日歷布、帆布、繃帶等。
5。市場潛力巨大,經濟效益顯著。
濕法無紡布具有網速快、工藝流程短、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等優點。其勞動生產率是干法的10-20倍,生產成本僅為干法的60-70%。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發達國家的濕無紡布產量占無紡布總產量的30%以上,仍在增長。我國濕法無紡布產量相對較低,初步統計不到非織造布總產量的5%。與發達國家相比,濕法無紡布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6。有利于資源的再生和白色污染的抑制。
對易產生白色污染的廢棄產品和包裝材料,可加入添加劑,提高其生物降解性,并可采用功能材料提高其回收性能,降低回收成本。為促進資源再生利用,抑制白色污染。
綜上所述,濕法無紡布技術在我國處于優勢地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濕法無紡布的開發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可持續發展規劃。有助于提高整體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在環境污染控制和資源合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上一條: 濕法無紡布主要有幾大用處
下一條: 高性能涂布機的工作原理和應用領域